close
內容來自hexun新聞
《薑山集》清人批評本清代中韓文學交流的新材料民間信用貸款房貸任何問題免費諮詢
核心提示《薑山集》是18世紀後期朝鮮朝著名文人李書九的詩歌別集,多見藏於韓國的大型圖書館,如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奎章閣,《薑山集》清人批評本則罕見。筆者發現的有三種抄本。《薑山集》是18世紀後期朝鮮朝著名文人李書九的詩歌別集,多見藏於韓國的大型圖書館,如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奎章閣,《薑山集》清人批評本則罕見。筆者發現的有三種抄本。一是韓國奎章閣藏《薑山詩集》四卷本,印記:昭和九年六月李淳鎔氏所藏寫本謄寫,藏書號:古3447-24。二是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藏《薑山集(乾坤合卷)》四卷本,卷首有金昌臣藏書印,卷末印記:己酉五月裝於駱西之希篯堂。藏書號:古3648-62-1086。三是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圖書館藏《薑山集》,不分卷,藏書號:007954022。三種版本文字差異不大,在筆者發掘之前,它們一直湮沒在浩瀚的域外漢籍之中,未得到學界應有的關註和重視。與《韓客巾衍集》清人評點本相媲美《薑山集》清人批評本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彰顯出李書九與清朝名士李調元、潘庭筠、祝德麟、李鼎元、沈心醇、唐樂宇等之間的文學交流,可與先前韓國學界揭示的《韓客巾衍集》清人評點本相媲美。1778年,朝鮮朝著名文人李德懋入燕,攜去《薑山集》,將其介紹給潘庭筠、李調元、祝德麟等人,他們認真批評瞭此集。李書九《薑山集自序》記載瞭此事,稱自己屏居永平席帽山時,創作瞭許多“頗異前日”的觸景興懷之作,並有雲:“詩已累百篇,遂取舊作稍爾雅者合為此集。會鄰人李懋官隨使入燕,引農巖、三淵兩先生及近世槎川李公故事,力請鈔去。餘辭以不可,後亦不能牢拒,卒許焉。李君行遇浙人潘庭筠、蜀人李調元輩,出示之,皆謬加推許,為作序。以寄意甚勤厚,因令諸弟並錄之卷中,抑餘於此別有感焉。”《薑山集》清人批評本收錄李書九詩歌185篇(以詩題計),清人批評文字包括四個方面:李調元《薑山集序》、潘庭筠《薑山集序》、祝德麟《論韻學序》三篇序文;三人分別為李書九作的跋文;詩歌評點55處,其中,李評39處、潘評12處、祝評4處;李鼎元《題薑山詩集後》、沈心醇《集中名句餘已采入〈匏尊詩話〉因題》兩首論詩詩。因此,此集批評的形式和內容都較為豐富。所載李、潘二人評語數量超過《韓客巾衍集》中所載(李評25處、潘評9處)17處。此外,《薑山集》收錄的關於《雨後從西岡口步至白雲溪作》、《晚自白雲溪復至西岡口少臥松陰下作三首》、《送葛川金君歸關西三首》、《春日題伯皋山居七首》的4處祝德麟評點語,《韓客巾衍集》亦未載錄。而《韓客巾衍集》中得到李、潘二人批評的25篇詩歌及其34處評點語,《薑山集》在卷一、卷二中均載錄,內容大致相同。《韓客巾衍集》中未載的李、潘二人的評點都見存於《薑山集》的卷三、卷四,未載錄的祝德麟評語,兩處見存於《薑山集》的卷二,兩處見載《薑山集》的卷四。如《冬夜讀孟襄陽詩卻山中故舊》,李雨村曰:“清絕。”《送李山人還鄉三首》,李雨村曰:“自分自高(其一)”、“無限寄托(其二)”。《朝爽閣詩為金丈(用謙)作三首》,李雨村曰:“古亭賞楓等句法非初唐人不辦。”《郭胤伯八分小帖》,潘蘭公曰:“規摹少陵,尤見博綜金石之學。”《雨後從西岡口步至白雲溪作》,祝芷塘曰:“結構殊非草草,五古從此路入,問津王、韋不遠矣,即追蹤陶、謝何難耶?”等。《薑山集》清人批評本中李、潘、祝三人的評點涉及李書九之詩的諸多方面,如詩歌內容、藝術構思、摹物技法、遣詞造句、形象意境、風韻格調、藝術源流、詩歌韻味等。內容豐富,批評客觀,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從中可見中國詩學對東亞文學的巨大貢獻《薑山集》清人批評本的重要文獻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此集是繼《韓客巾衍集》後,又一種得到清名士批評的朝鮮朝著名文人別集,是18世紀兩國文士進行深入文學交流的重要證據。李書九通過《薑山集》的編選,向清文士介紹瞭自己詩歌的創作實績,而清文士通過序跋、批評、論詩詩等形式既肯定瞭其詩歌成就,又傳達瞭諸多詩學觀點。如李調元《薑山集序》提出為詩當求情之正的觀點,雲:“詩非出於情之難,出於情而不失其正之為難。《三百篇》多出於委巷與婦女之口,其人初未嘗學其辭旨忠厚,顧足為後世經,何則?情之正也。”又如,祝德麟《論韻學序》是清人向朝鮮文人介紹音韻之學的唯一專文,有其獨特貢獻。為瞭讓朝鮮友人瞭解古韻,避免“通轉往往泛濫而無所歸宿”的弊病,該文詳細介紹瞭中國韻書自周顒首創四聲之說,經陸法言《切韻》,孫愐《唐韻》,陳彭年、邱雍《廣韻》等直到清朝《佩文詩韻》的源流發展,並清楚指出自古及今的韻部變化和詩韻通轉用例,最後強調“分合源流,大概如此。明乎此,則音無奪倫,紐分畛域,古詩通轉自無毫厘千裡之謬矣”。為瞭讓異域之人作詩時用韻有切實依據,祝德麟還推薦邵子湘輯《古今韻略》,又提出創作時當參照古詩。祝德麟有《悅親樓詩集》存世,而文集未見,因此,《論韻學序》也是研究其詩學觀點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章。其次,此集多方面反映出李書九所受王士禎詩學“神韻說”的深刻影響,是清代詩學東傳給朝鮮詩壇帶來重大變化的新證據。李書九在《薑山集自序》中提及其創作動因:“餘屏居永平席帽山下,縣古稱多山水,即日從其鄉裡父老往來深林絕壑之間,陟巉巖,俯潺湲。每秋風四起,木葉初振,悄悄焉,慄慄焉,不禁其。君親兄弟之思,則不得不以詩出之。”又明確提出:“其詩日與漁歌樵唱相上下,以寫其荒寒寂寞之趣,雖真能追踵於陶、謝、王、韋之門,猶不足為輕重。”李書九觸景興懷,追步陶、謝、王、韋之門的寫詩方法,正是為瞭實現王士禎所倡導的“清遠”、“古澹”等格調。對其受王漁洋詩歌的影響,潘庭筠在《薑山集序》中說得很清楚:“新城王文簡公以詩主壇坫者幾五十年,至今承學之士莫不望如泰山北鬥,窮鄉僻壤,傢有其書。即偶有一二異議者,眾亦未嘗韙之也。漁洋諸集流播海外,奉為枕中之秘,故近時東人之作亦復斐然可觀。李進士薑山尤篤嗜公詩,能以其博雅之才、清婉之思追蹤步武,具體而微。”又如潘庭筠雲:“薑山五古沖淡閑遠,王、韋門庭中人,視王漁洋格調尤近。”不難看出,《薑山集》是魏晉、唐山水詩傳統以及漁洋“神韻說”對朝鮮朝詩壇深刻影響的典型產物,中國優秀詩學對東亞文學的巨大貢獻於此亦可見一斑。最後,這些序跋、批評多可補清文人文集載錄之缺失,有著重要的詩學文獻價值。潘庭筠《薑山集序》、祝德麟《論韻學序》、《薑山集》的批評文字以及李鼎元《題薑山詩集後》、沈心醇《集中名句餘已采入〈匏尊詩話〉因題》二詩目前均未見於中國典籍。李鼎元詩可補其文集《師竹齋集》,沈心醇詩可補其文集《匏尊集》。李調元的批評語可與《韓客巾衍集》中其批語相參照、補充,與留存在國內的《童山集》、《雨村詩話》等構成李調元研究的全新文獻基礎。潘庭筠、祝德麟文集均未流傳於世,因而,《薑山集》所存其文學批評雖為隻章片語,但對考察這兩位乾嘉名士的詩學觀不可或缺。如潘庭筠指出李書九詩歌創作的不足,表明自己的詩學主張,期勉李書九的詩歌創作更上一層樓,其《薑山集序》有雲:“薑山為公之詩,必當學公之學,取精用宏,神明變化。不必規規摹仿,而性情筆墨自然神肖耳。餘雖不為公之詩,未嘗不欲天下之善學公也,於薑山尤企望之矣。”雖為勸勉語,但也反映出他對漁洋詩學的深刻理解,體現出他關於學古要“務得其神,而不襲其貌”的詩學觀點,此與王士禎提出的學古原則如出一轍。潘庭筠對王士禎詩學成就的深層把握也非常準確,認為其根基就在於精宏的學問。綜上,李書九《薑山集》清人批評本作為韓國、中國共同的優秀文化遺存,有著不可忽視的文獻價值,值得學界重視。(本文系國傢社科基金項目“明清時期中韓文人交流尺牘的收集、整理與研究”(11CTQ012)階段性成果)(作者單位:南通大學文學院)轉載請 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在線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4-05-12/164688605.html
房貸屏東里港房貸
《薑山集》清人批評本清代中韓文學交流的新材料民間信用貸款房貸任何問題免費諮詢
核心提示《薑山集》是18世紀後期朝鮮朝著名文人李書九的詩歌別集,多見藏於韓國的大型圖書館,如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奎章閣,《薑山集》清人批評本則罕見。筆者發現的有三種抄本。《薑山集》是18世紀後期朝鮮朝著名文人李書九的詩歌別集,多見藏於韓國的大型圖書館,如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奎章閣,《薑山集》清人批評本則罕見。筆者發現的有三種抄本。一是韓國奎章閣藏《薑山詩集》四卷本,印記:昭和九年六月李淳鎔氏所藏寫本謄寫,藏書號:古3447-24。二是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藏《薑山集(乾坤合卷)》四卷本,卷首有金昌臣藏書印,卷末印記:己酉五月裝於駱西之希篯堂。藏書號:古3648-62-1086。三是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圖書館藏《薑山集》,不分卷,藏書號:007954022。三種版本文字差異不大,在筆者發掘之前,它們一直湮沒在浩瀚的域外漢籍之中,未得到學界應有的關註和重視。與《韓客巾衍集》清人評點本相媲美《薑山集》清人批評本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彰顯出李書九與清朝名士李調元、潘庭筠、祝德麟、李鼎元、沈心醇、唐樂宇等之間的文學交流,可與先前韓國學界揭示的《韓客巾衍集》清人評點本相媲美。1778年,朝鮮朝著名文人李德懋入燕,攜去《薑山集》,將其介紹給潘庭筠、李調元、祝德麟等人,他們認真批評瞭此集。李書九《薑山集自序》記載瞭此事,稱自己屏居永平席帽山時,創作瞭許多“頗異前日”的觸景興懷之作,並有雲:“詩已累百篇,遂取舊作稍爾雅者合為此集。會鄰人李懋官隨使入燕,引農巖、三淵兩先生及近世槎川李公故事,力請鈔去。餘辭以不可,後亦不能牢拒,卒許焉。李君行遇浙人潘庭筠、蜀人李調元輩,出示之,皆謬加推許,為作序。以寄意甚勤厚,因令諸弟並錄之卷中,抑餘於此別有感焉。”《薑山集》清人批評本收錄李書九詩歌185篇(以詩題計),清人批評文字包括四個方面:李調元《薑山集序》、潘庭筠《薑山集序》、祝德麟《論韻學序》三篇序文;三人分別為李書九作的跋文;詩歌評點55處,其中,李評39處、潘評12處、祝評4處;李鼎元《題薑山詩集後》、沈心醇《集中名句餘已采入〈匏尊詩話〉因題》兩首論詩詩。因此,此集批評的形式和內容都較為豐富。所載李、潘二人評語數量超過《韓客巾衍集》中所載(李評25處、潘評9處)17處。此外,《薑山集》收錄的關於《雨後從西岡口步至白雲溪作》、《晚自白雲溪復至西岡口少臥松陰下作三首》、《送葛川金君歸關西三首》、《春日題伯皋山居七首》的4處祝德麟評點語,《韓客巾衍集》亦未載錄。而《韓客巾衍集》中得到李、潘二人批評的25篇詩歌及其34處評點語,《薑山集》在卷一、卷二中均載錄,內容大致相同。《韓客巾衍集》中未載的李、潘二人的評點都見存於《薑山集》的卷三、卷四,未載錄的祝德麟評語,兩處見存於《薑山集》的卷二,兩處見載《薑山集》的卷四。如《冬夜讀孟襄陽詩卻山中故舊》,李雨村曰:“清絕。”《送李山人還鄉三首》,李雨村曰:“自分自高(其一)”、“無限寄托(其二)”。《朝爽閣詩為金丈(用謙)作三首》,李雨村曰:“古亭賞楓等句法非初唐人不辦。”《郭胤伯八分小帖》,潘蘭公曰:“規摹少陵,尤見博綜金石之學。”《雨後從西岡口步至白雲溪作》,祝芷塘曰:“結構殊非草草,五古從此路入,問津王、韋不遠矣,即追蹤陶、謝何難耶?”等。《薑山集》清人批評本中李、潘、祝三人的評點涉及李書九之詩的諸多方面,如詩歌內容、藝術構思、摹物技法、遣詞造句、形象意境、風韻格調、藝術源流、詩歌韻味等。內容豐富,批評客觀,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從中可見中國詩學對東亞文學的巨大貢獻《薑山集》清人批評本的重要文獻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此集是繼《韓客巾衍集》後,又一種得到清名士批評的朝鮮朝著名文人別集,是18世紀兩國文士進行深入文學交流的重要證據。李書九通過《薑山集》的編選,向清文士介紹瞭自己詩歌的創作實績,而清文士通過序跋、批評、論詩詩等形式既肯定瞭其詩歌成就,又傳達瞭諸多詩學觀點。如李調元《薑山集序》提出為詩當求情之正的觀點,雲:“詩非出於情之難,出於情而不失其正之為難。《三百篇》多出於委巷與婦女之口,其人初未嘗學其辭旨忠厚,顧足為後世經,何則?情之正也。”又如,祝德麟《論韻學序》是清人向朝鮮文人介紹音韻之學的唯一專文,有其獨特貢獻。為瞭讓朝鮮友人瞭解古韻,避免“通轉往往泛濫而無所歸宿”的弊病,該文詳細介紹瞭中國韻書自周顒首創四聲之說,經陸法言《切韻》,孫愐《唐韻》,陳彭年、邱雍《廣韻》等直到清朝《佩文詩韻》的源流發展,並清楚指出自古及今的韻部變化和詩韻通轉用例,最後強調“分合源流,大概如此。明乎此,則音無奪倫,紐分畛域,古詩通轉自無毫厘千裡之謬矣”。為瞭讓異域之人作詩時用韻有切實依據,祝德麟還推薦邵子湘輯《古今韻略》,又提出創作時當參照古詩。祝德麟有《悅親樓詩集》存世,而文集未見,因此,《論韻學序》也是研究其詩學觀點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章。其次,此集多方面反映出李書九所受王士禎詩學“神韻說”的深刻影響,是清代詩學東傳給朝鮮詩壇帶來重大變化的新證據。李書九在《薑山集自序》中提及其創作動因:“餘屏居永平席帽山下,縣古稱多山水,即日從其鄉裡父老往來深林絕壑之間,陟巉巖,俯潺湲。每秋風四起,木葉初振,悄悄焉,慄慄焉,不禁其。君親兄弟之思,則不得不以詩出之。”又明確提出:“其詩日與漁歌樵唱相上下,以寫其荒寒寂寞之趣,雖真能追踵於陶、謝、王、韋之門,猶不足為輕重。”李書九觸景興懷,追步陶、謝、王、韋之門的寫詩方法,正是為瞭實現王士禎所倡導的“清遠”、“古澹”等格調。對其受王漁洋詩歌的影響,潘庭筠在《薑山集序》中說得很清楚:“新城王文簡公以詩主壇坫者幾五十年,至今承學之士莫不望如泰山北鬥,窮鄉僻壤,傢有其書。即偶有一二異議者,眾亦未嘗韙之也。漁洋諸集流播海外,奉為枕中之秘,故近時東人之作亦復斐然可觀。李進士薑山尤篤嗜公詩,能以其博雅之才、清婉之思追蹤步武,具體而微。”又如潘庭筠雲:“薑山五古沖淡閑遠,王、韋門庭中人,視王漁洋格調尤近。”不難看出,《薑山集》是魏晉、唐山水詩傳統以及漁洋“神韻說”對朝鮮朝詩壇深刻影響的典型產物,中國優秀詩學對東亞文學的巨大貢獻於此亦可見一斑。最後,這些序跋、批評多可補清文人文集載錄之缺失,有著重要的詩學文獻價值。潘庭筠《薑山集序》、祝德麟《論韻學序》、《薑山集》的批評文字以及李鼎元《題薑山詩集後》、沈心醇《集中名句餘已采入〈匏尊詩話〉因題》二詩目前均未見於中國典籍。李鼎元詩可補其文集《師竹齋集》,沈心醇詩可補其文集《匏尊集》。李調元的批評語可與《韓客巾衍集》中其批語相參照、補充,與留存在國內的《童山集》、《雨村詩話》等構成李調元研究的全新文獻基礎。潘庭筠、祝德麟文集均未流傳於世,因而,《薑山集》所存其文學批評雖為隻章片語,但對考察這兩位乾嘉名士的詩學觀不可或缺。如潘庭筠指出李書九詩歌創作的不足,表明自己的詩學主張,期勉李書九的詩歌創作更上一層樓,其《薑山集序》有雲:“薑山為公之詩,必當學公之學,取精用宏,神明變化。不必規規摹仿,而性情筆墨自然神肖耳。餘雖不為公之詩,未嘗不欲天下之善學公也,於薑山尤企望之矣。”雖為勸勉語,但也反映出他對漁洋詩學的深刻理解,體現出他關於學古要“務得其神,而不襲其貌”的詩學觀點,此與王士禎提出的學古原則如出一轍。潘庭筠對王士禎詩學成就的深層把握也非常準確,認為其根基就在於精宏的學問。綜上,李書九《薑山集》清人批評本作為韓國、中國共同的優秀文化遺存,有著不可忽視的文獻價值,值得學界重視。(本文系國傢社科基金項目“明清時期中韓文人交流尺牘的收集、整理與研究”(11CTQ012)階段性成果)(作者單位:南通大學文學院)轉載請 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在線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4-05-12/164688605.html
房貸屏東里港房貸
- 分享安全的汽車貸款諮詢管道辦貸款 民間房屋信貸利率缺錢急用哪裡汽車貸款 土地信用貸款銀行缺錢急用哪裡汽車貸款
- 屏東縣銀行汽車貸款 台北房屋信貸房貸 汽車貸款
- 民間信貸借貸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 台南信貸代償貸款全省皆可處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